学信网能查学历但仍有作假现象,主要原因如下:
-
历史信息漏洞被利用
2001年前高校毕业生信息未纳入学信网,存在信息空白。部分不法分子通过“套号学历”(克隆他人信息)或伪造证件,利用这一漏洞获取虚假学历。
-
技术手段有限
学信网虽采用二维码验证、区块链存证等技术,但部分伪造证件(如使用旧版证书、篡改编号)可能逃避检测。学信网不显示身份证号、照片等关键信息,为伪造者提供操作空间。
-
非全日制学历风险
非全日制学历(如成人教育、网络教育)在档案审核时易被质疑,存在“高危区”。部分人通过违规途径获取此类学历,但最终可能被组织追回并宣布无效。
-
社会需求驱动
部分求职者为获取更好工作机会,铤而走险伪造学历。例如,2020年某企业高管因学历造假被解雇案例,凸显了社会对学历真实性的严格要求。
-
监管与验证不足
尽管学信网是官方认证平台,但部分HR可能因操作失误(如登录错误网站)或审核不严,导致虚假信息通过。学信网对2000年前学历的追溯能力有限。
总结 :学信网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有效遏制学历造假,但历史漏洞、技术局限性及社会需求仍存在挑战。建议求职者通过正规渠道提升学历,避免因造假承担法律和信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