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复工复产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严格人员健康核查、全面厂区消杀、制定科学生产计划、配备充足防护物资、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并强化全员安全培训。这些措施是保障生产安全与员工健康的核心,缺一不可。
-
人员健康管理
建立员工“一人一档”健康档案,详细记录行程及接触史,对重点地区返岗人员执行14天隔离。每日体温监测,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隔离,确保上岗人员无感染风险。 -
环境消杀与封闭管理
复工前对车间、食堂、宿舍等区域彻底消毒,保持通风。厂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减少出入口,严格检测进出人员及车辆,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
分阶段复工复产
根据订单和供应链情况,优先安排关键岗位返岗,非必要岗位延后复工。采用“小班制”轮岗,减少人员聚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
防护物资储备
配备口罩、手套、测温仪等基础防护用品,设置临时隔离室,并储备消杀药品、防护服等应急物资。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专职医护人员。 -
应急预案与培训
制定疫情突发处置流程,明确隔离、送医、消杀等环节责任。复工前开展全员安全培训,包括个人防护、设备操作规范及应急演练,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
动态监管与报告
执行“日报告”制度,向属地政府报备复工进度、防疫措施及员工健康状况,确保信息透明,及时响应政策调整。
总结:复工复产不是简单的恢复生产,而是安全与效率的平衡。企业需将防疫措施嵌入生产全流程,通过科学规划、严格执行为员工和社会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