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涵盖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环节管理。核心亮点包括:食品安全≠零风险、食源性疾病预防、食品添加剂合理认知、选购与储存技巧。以下是关键知识点分述:
-
食品安全的核心概念
食品安全强调“健康危害”控制,与食品质量、营养问题有区别。例如,商家夸大宣传但产品无害属于诚信问题,而非食品安全问题。其管理范围包括种植、加工、运输、销售等全链条,需符合《食品安全法》(2009年实施)等法规要求。 -
常见风险与应对
- 食源性疾病:因摄入致病因子(如细菌、病毒)引发,预防需彻底加热食物、避免生熟交叉污染。
- 食物中毒:特点为多人同食后短期出现呕吐、腹泻等,处理包括催吐、保留可疑食品并送医。
- 非零风险:因环境或人为因素,绝对安全无法实现,但可通过规范操作降低风险。
-
日常实用技巧
- 选购要点:认准生产日期、QS标识,避免“三无”产品;肉类选择色泽鲜亮、无异味的。
- 储存与处理:熟食冷藏后需彻底加热,生鲜果蔬洗净去除农残,食用油避光保存。
- 添加剂认知:合法添加剂在安全剂量内无害,需避免过量摄入加工食品。
-
特殊食品注意事项
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转基因食品须明确标识,剩菜剩饭加热不足易引发细菌中毒。
食品安全需个人、企业、监管多方协同。掌握基础常识,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能有效规避多数风险。遇到问题可拨打12315投诉举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