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常识主要包括食品选购、储存、加工及个人卫生等方面,以下是关键要点:
一、食品选购与包装检查
-
检查包装完整性 :需查看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QS标识及成分表,避免“三无”产品。
-
观察食品性状 :拒绝腐败、霉变、生虫或颜色异常(如过度鲜艳)的食品。
二、个人卫生与加工规范
-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用流动水洗手。
-
生熟分开 :使用不同容器/厨具处理生熟食物,避免交叉污染。
-
彻底烹煮 :肉类、蛋类等需煮至70℃以上,确保熟透。
三、食品储存与温度控制
-
安全温度 :熟食室温存放不超过2小时,冷藏后需彻底加热再食用。
-
避免反复冻融 :生肉、奶制品等需一次性煮熟,不可反复冷冻。
四、水源与原料安全
-
使用安全水 :避免饮用未经处理的生水,烹饪时使用清洁水源。
-
新鲜食材 :选择外观新鲜、无损伤的蔬菜水果,避免食用野菜/野果。
五、应急处理与风险规避
-
中毒应对 :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时,立即催吐并就医。
-
减少风险 :不购买无证摊贩食品,避免食用室温放置过久的食物。
以上要点综合了权威来源的食品安全规范,涵盖从源头到餐桌的全流程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