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呈现生成数量多、路径复杂、秋冬季活跃三大特征,全年共生成25个命名台风,其中6个达到超强台风级别,多个台风与冷空气结合引发罕见风雨潮叠加效应。
夏季台风集中爆发,7月至8月生成11个台风,包括7月初的“万宜”“银杏”及8月中旬的“摩羯”“山陀儿”等,其中“摩羯”在台湾高雄登陆时中心风力达17级,刷新当地年度最强登陆记录。秋季台风强度突出,10月底生成的“康妮”经历快速增强过程,24小时内从热带风暴发展为超强台风,其紧贴闽浙沿海北上的特殊路径导致上海两大机场出现持续性大风与强降水。冬季台风活动打破常规,12月下旬南海生成的热带低压最终发展为第26号台风“帕布”,成为1949年以来第3个12月影响我国的台风,与南下冷空气共同导致华南沿海出现8-10级阵风。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有9个台风在我国沿海登陆,其中“银杏”“桃芝”分别以超强台风强度侵袭越南和菲律宾,引发跨境灾害链。气象数据显示,2024年台风平均寿命较常年延长2.3天,转向台风比例增加15%,这与赤道太平洋持续发展的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台风生成纬度北抬、极端强度出现频率上升等趋势日益显著。建议沿海地区建立跨季度台风防御机制,特别关注秋冬季台风与冷空气叠加引发的复合型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