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六月是夏季最炎热的时段,别称丰富且充满诗意,如焦月、荷月、伏月等,均与高温、自然景观或民俗活动相关。这些名称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季节的细腻观察,也蕴含了文化智慧与生活趣味。
- 焦月:因六月赤日炎炎,万物似被炙烤得焦枯而得名,凸显了酷暑的特征。
- 荷月:此时荷花盛放,江南地区常举办观莲节,“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景致成为六月的标志。
- 伏月:三伏天多集中于六月,故称“伏月”,强调一年中最热的时段。
- 荔月:荔枝成熟季,得名于“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时令风物。
- 暑月/溽暑:湿热天气使人烦闷,别称“烦暑”“溽暑”生动刻画了气候特点。
- 季夏:作为夏季最后一月,古人以“季夏”“暮夏”呼应时序更迭。
遁月体现避暑智慧,天贶节晒书晒衣的习俗则赋予六月“天贶”之名。这些别称既是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也为现代人了解传统历法提供了生动切口。不妨在盛夏时节,感受这些雅称背后的诗意与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