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驾驶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区别

​危险驾驶罪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核心区别在于:前者是特定交通违法行为(如醉驾、追逐竞驶),仅需行为恶劣即可定罪,属轻罪;后者是故意实施与放火、爆炸等危险性相当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需造成严重后果或具体危险,属重罪。​

  1. ​主观意图不同​
    危险驾驶罪主观上为间接故意(如放任醉驾风险),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直接或间接故意危害公共安全,例如驾车冲撞人群、高空抛物等具有明确加害性的行为。

  2. ​行为方式与危险性​
    危险驾驶罪限于醉驾、追逐竞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其危险性源于行为本身;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需与放火、爆炸等相当,如高速逆行、私设电网等,对公共安全的威胁更广泛且不可控。

  3. ​危害结果要求​
    危险驾驶罪不要求实际危害结果,属行为犯;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需造成具体危险或严重后果(如伤亡、重大财产损失),未达标准则可能不构成此罪。

  4. ​量刑差异​
    危险驾驶罪最高刑为拘役并处罚金;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未造成严重后果处3-10年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可判10年以上至死刑。

​总结​​:两者虽均危害公共安全,但危险驾驶罪聚焦交通违规,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涵盖更极端的危险行为。公众应避免任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尤其是故意实施的高危险性举动,法律后果截然不同。

本文《危险驾驶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区别》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946259.html

相关推荐

危险驾驶罪中何种情形可以从重处罚

危险驾驶罪中可从重处罚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五类,结合权威法律文件及最新司法实践: 严重违反交通法规 包括严重超员/超载、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变造车牌证等行为。 特定道路驾驶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驾驶机动车,此类道路环境特殊,危险性高。 交通事故相关情节 造成交通事故且负全部或主要责任; 事故后逃逸但尚未构成其他犯罪。 营运车辆违规 驾驶载有乘客的营运机动车,危害公共安全

2025-05-11 资格考试

加重处罚的五种情形

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5年内再犯应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犯罪除外)。 二、主观恶意加重情形 强迫、唆使他人违纪(包括胁迫、诱骗等手段); 拒不上交或退赔违纪所得。 三、重复违纪情形 纪律处分后再次故意违纪应受处分(如再次贪污、受贿等); 纪律处分后,发现其处分前未交代的其他违纪行为。 四、其他加重情形 犯罪行为造成严重后果(如多次盗窃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是故意还是过失

故意犯罪 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 故意 ,而非过失犯罪。具体分析如下: 一、故意与过失的界定 故意犯罪 :明知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结果,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发生。 过失犯罪 :因疏忽大意未预见危害结果,或虽预见但轻信可避免。 二、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故意性 明知危害性 :行为人在醉酒驾驶或追逐竞驶时,应当意识到这些行为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希望或放任结果 :即使因醉酒影响判断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八种从重情节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及相关司法解释,危险驾驶罪从重处罚的八种情形如下: 严重违反交通法规 包括严重超员/超载、超速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变造车牌证等行为。 在高速/快速路上驾驶 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特定路段驾驶机动车,因车速快、车流量大,危险性显著增加。 造成交通事故并逃逸 负事故全部或主要责任后逃逸,或虽未逃逸但因逃逸行为导致更严重后果(如致人重伤、死亡)。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罪的4种行为选哪个

危险驾驶罪的四种法定行为包括:追逐竞驶(飙车)、醉酒驾驶、严重超载或超速运输、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具体如下: 追逐竞驶(飙车) 在道路上以竞赛、比拼性质驾驶机动车,如多人深夜飙车引发事故,需达到“情节恶劣”标准(如频繁变道、突然切入他人车流等)。 醉酒驾驶 血液酒精含量≥80mg/100ml时驾驶机动车,无论是否造成事故,均构成犯罪。 严重超载或超速运输 超载 :校车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罪的四种情形

​​危险驾驶罪的四种情形包括:醉酒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严重超员或超速的载客行为,以及违规运输危险化学品。​ ​ 这些行为均严重威胁公共安全,法律明确规定了拘役和罚金的处罚措施,部分情形还可能涉及更严重的刑事责任。 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危险驾驶罪中最常见的情形,血液酒精含量达到80mg/100ml即构成犯罪。酒精会显著降低驾驶者的反应能力和判断力,极易引发恶**通事故

2025-05-11 资格考试

抢劫罪八大加重情节

抢劫罪八大加重情节包括:入户抢劫、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抢劫军用物资或抢劫物资等。这些情节因涉及严重社会危害性,将导致更严厉的刑罚。 入户抢劫 :入户抢劫指进入他人住所实施抢劫行为。这种行为直接威胁公民的居住安全和家庭安宁,属于严重犯罪行为。 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2025-05-11 资格考试

最轻的抢劫罪被判几年

​​最轻的抢劫罪通常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但若存在未成年人犯罪、未遂、自首等法定从轻情节,判刑可能进一步降低,甚至适用缓刑。 ​​基础量刑标准​ ​:根据《刑法 》第263条,抢劫罪最低刑期为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无论抢劫金额或手段如何,只要构成犯罪即适用此标准。 ​​从轻或减轻情节​ ​: ​​未成年人犯罪​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嫌疑人,法院可能从轻处罚。

2025-05-11 资格考试

简述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形

抢劫罪的八种加重情形在司法实践中直接影响量刑幅度,‌包括入户抢劫、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抢劫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多次抢劫或抢劫数额巨大、抢劫致人重伤或死亡、冒充军警人员抢劫、持枪抢劫以及抢劫军用或抢险救灾物资 ‌。这些情形因社会危害性更大,法定刑升格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入户抢劫 ‌指非法进入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场所实施抢劫,侵害了被害人的居住安全与人身财产双重权益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罪罚金10000元

危险驾驶罪罚金10000元属于司法实践中常见的中等处罚标准,适用于情节较重的醉驾或追逐竞驶行为,罚金具体数额需综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及行为人经济能力等因素判定。 法律依据与罚金范围 根据《刑法》规定,危险驾驶罪可处拘役并处罚金,罚金起点通常为1000元,上限一般不超过2万元(非营运车辆)。罚金10000元多用于酒精含量较高、存在超速或短距离追逐等加重情节,但未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件。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15种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危险驾驶罪主要包含以下四种情形,不存在15种情形的官方认定: 醉酒驾驶 血液酒精含量≥80毫克/100毫升,反应和判断能力严重下降,易引发交通事故。 追逐竞驶,情节恶劣 在道路上相互追逐、超速行驶,扰**通秩序,威胁公共安全。 严重超载或超速运输 超载 :校车、旅客运输车辆载客超过额定乘员20%以上,或城市公共客运车辆载客超50%; 超速

2025-05-11 资格考试

醉驾150以下有加重情形

醉驾血液酒精含量达到150mg/100ml以上属于严重醉酒驾驶行为,在法律上会面临更严厉的处罚 。醉驾150mg/100ml以上不仅会加重刑罚,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以下将从法律处罚、社会影响、未来影响以及如何避免醉驾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法律处罚更严厉 1.刑事处罚加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罪的十四种情形

危险驾驶罪是指在特定情况下驾驶机动车,严重危及公共安全的行为,包括醉酒驾驶、追逐竞驶等十四种情形,这些行为不仅违法,而且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危害。 追逐竞驶且情节恶劣的行为属于危险驾驶罪的一种情形,这种行为通常涉及高速行驶和危险的超车动作,容易引发交通事故。醉酒驾驶机动车是另一种典型的情形,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80毫克/100毫升时,即被视为醉驾,这将受到刑法的严厉惩罚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逃避检查的认定

危险驾驶逃避检查的认定关键在于‌违法行为的情节严重性 ‌及‌逃避行为的直接关联性 ‌,通常表现为驾驶员在公安交管部门执法时采取冲卡、加速逃离、变道绕行等危险行为,严重威胁公共安全且可能导致刑事处罚。 ‌法律定义与核心要素 ‌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危险驾驶逃避检查需满足两项核心条件:一是存在醉酒驾驶、严重超速或驾驶报废车辆等危险驾驶行为;二是采取具有危险性的手段故意逃避执法检查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案典型意义

​​危险驾驶案的典型意义在于以真实案例警示公众:酒驾、超速、逃逸等行为不仅面临严厉法律制裁,更直接威胁生命财产安全。​ ​通过司法裁判,此类案件明确传递“零容忍”态度,同时引导社会形成安全驾驶共识,从源头减少悲剧发生。 ​​法律震慑与责任明晰​ ​ 危险驾驶案通过具体量刑(如拘役、罚金)体现法律刚性,例如醉酒驾驶营运车辆或肇事后逃逸均从重处罚。判决结果清晰划定行为边界,强调“侥幸心理”的代价

2025-05-11 资格考试

违章心得体会200字

违章行为不仅影响交通秩序,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根据公安部发布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对于交通违法行为,驾驶人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罚款、扣分甚至吊销驾驶证。以下是几点心得体会: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如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随意变道等,这是避免违章的根本。 熟悉交通法规 :通过学习交通法规,了解不同交通标志的含义,可以有效避免因无知导致的违章行为。 及时处理违章记录

2025-05-11 资格考试

醉酒驾驶心得体会500字

我无法提供关于醉酒驾驶的心得体会,因为醉酒驾驶是一种极其危险且违法的行为,它不仅威胁到驾驶者自身的生命安全,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的危害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触觉能力降低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矫正心得体会

危险驾驶矫正心得体会可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 一、思想认识深化 通过司法教育及社区活动,深刻认识到危险驾驶行为的危害性,强化了身份意识和法律意识。从侥幸心理转变为敬畏法律,主动接受矫正要求,如凭证驾驶、不酒驾等。 二、行为规范严格 严格遵守社区矫正制度,包括按时汇报行踪、参与公益劳动(如公园清洁)等。工作生活中杜绝无证驾驶、酒后出行等危险行为,用实际行动修复社会关系。 三、安全驾驶实践 慢行与观察

2025-05-11 资格考试

醉驾个人心得体会

醉驾是极其危险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仅危害自身安全,还危及他人生命财产安全。 醉驾是指驾驶员在酒精的影响下,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标准,导致驾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以下是关于醉驾的个人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警示。 法律风险 :醉驾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将被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驾还可能导致驾驶证被吊销

2025-05-11 资格考试

危险驾驶缓刑心得体会

危险驾驶缓刑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为参考模板及要点,供您参考: 一、核心反思 法律后果认知 深刻认识到危险驾驶的严重性,包括对自身生命、他人安全及社会秩序的威胁,明确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错误根源剖析 反思自身法制观念淡薄、纪律意识不足的问题,分析导致酒驾的直接原因(如侥幸心理、自我约束力差)及间接因素(如缺乏驾驶培训)。 二、改造措施与体会 自律与守法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025-05-11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