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接受、不制造、不流出
品质自检中的“三不原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理念,旨在通过预防和控制措施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具体内容如下:
一、不接受不合格品
-
定义与执行
员工在接收前道工序传递的产品时,需按规定进行首件检验。若发现产品不合格,有权立即拒绝接收,并及时反馈给前工序人员。
-
核心作用
通过前置检验拦截不合格品,避免其进入后续工序,减少浪费并防止不良品积累。
二、不制造不合格品
-
过程控制
员工需严格遵循作业规范,确保加工质量。这包括作业前的设备检查、材料确认,以及加工过程中的异常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
责任落实
采用“谁制造谁负责”机制,明确每个员工对工序质量的责任,从源头上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
三、不流出不合格品
-
终检与隔离
完成本工序加工后,必须对产品进行最终检验。若发现不良品,需立即停机截断,防止其流入下一工序或交付客户。
-
持续改进
对不良品进行分类处置(如返工、报废),并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确保本工序后续产品合格。
补充说明
-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三条规定,生产者和销售者需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实施岗位规范和考核机制。
-
实施要点 :三不原则需通过培训、考核和激励机制渗透到基层员工,形成全员参与的质量文化。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控制,企业可有效提升产品质量,降低浪费,增强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