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通过“最严厉的处罚”案例彰显监管高压态势,罚款倍数最高提升至货值金额30倍、终身禁业等条款成为执法亮点,企业合规风险与违法成本显著增加。
-
处罚力度全面升级
典型案例显示,生产劣药罚款从货值金额1-3倍提高至10-20倍,假药罚款达15-30倍。例如长春新安药业因生产不合格药品被罚425.48万元,而旧法下同类案件罚款仅6.18万元。 -
“处罚到人”与资格罚强化
企业责任人面临收入没收、30%-3倍罚款及终身禁业。广东文明医药因非法购药被吊销许可证,法定代表人被追责;武汉杨红林医药销售假药案中,责任人被终身禁止从业。 -
全流程监管与合规挑战
从生产到销售,违法行为覆盖记录造假、非法渠道购药等。福建蜂鸟医药因虚构销售流向被罚97万元并停产,凸显质量管理体系漏洞。 -
新旧法对比凸显执法差异
通化博祥药业同一产品因生产时间跨越新旧法实施节点,前6批按旧法罚1倍货值,后2批按新法罚10倍,处罚差距达10倍。
企业需以案例为鉴,构建覆盖研发、生产、流通的全生命周期合规体系,避免高额罚单与经营资格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