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的治理结构中,总经理的职权和地位高于财务总监。总经理作为企业日常经营管理的最高执行者,全面负责公司运营并对董事会负责;而财务总监作为财务管理领域的专业负责人,主要行使财务监督和决策参与权,其职权范围及决策层级均受总经理领导。
-
职权范围对比
总经理统筹公司整体战略实施、人事任免及重大经营决策,包括提请董事会聘任或解聘财务总监。财务总监则聚焦财务体系管理、风险防控及报表审核,需与总经理联签重大财务事项,但最终决策权仍归属总经理。 -
组织层级关系
财务总监属于企业高管层,但岗位级别介于总经理与部门经理之间。总经理可直接提名财务总监人选报董事会批准,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体现上下级管理关系。 -
责任与监督机制
总经理对董事会汇报整体经营成果,财务总监则需确保财务合规性。尽管财务总监代表出资方监督财务活动,但若与总经理存在管理分歧,董事会通常以总经理意见为主导。 -
国企特殊性
在“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下,总经理主持党委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财务方案,财务总监仅提供专业意见。例如重大投资或资产处置,最终由总经理签批后执行。
国企的治理体系强调“党管干部”原则,总经理作为党委副书记,其综合管理权限天然覆盖财务总监的专业职能。财务总监需在总经理领导下协同工作,二者是决策与执行、全局与专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