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员工不肯走时,用人单位需依法依规处理,具体措施如下:
一、确认辞退程序合法性
-
履行法定程序
单方解除劳动合需提前30天书面通知员工(代通知金按本人工资的70%-80%支付),并说明理由。
若涉及经济性裁员,需向工会报告并说明情况。
-
提供经济补偿
合法辞退需支付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最高不超过12年。月工资按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计算。
二、协商与沟通
-
主动沟通
了解员工诉求,尝试通过协商解决,如调整薪资、提供培训机会等,避免矛盾激化。
-
书面通知
协商无果后,以书面形式明确离职期限及后果,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内离岗。
三、采取强制措施
-
报警处理
若员工滞留影响工作秩序,可报警请求警方协助强制驱离,但需注意措施需合法合规,避免造成伤害。
-
暂停工作与停发工资
在法定程序下暂停其工作、停发工资,并保留证据,防止后续纠纷。
四、法律途径
-
劳动仲裁
员工若认为辞退违法,可申请仲裁要求支付赔偿金(违法解除按经济补偿2倍计算)。
-
诉讼**
仲裁不服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但需先经过仲裁程序。
五、注意事项
-
保留证据 :包括辞退通知、工资结算记录、沟通记录等,以备后续仲裁或诉讼。
-
咨询专业 :复杂情况建议咨询律师,确保操作合法。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依法维护企业权益,又能保障员工合法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