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厂加班现象呈现两极分化:部分企业通过“反加班”政策推动效率革命(如美的18:20清场、大疆强制9点下班),但仍有企业以“隐形加班令”要求日均11小时工作,形成高强度潜规则。
-
“反加班”浪潮的积极实践
美的集团发布“六条禁令”严禁****加班,联想推行灵活办公不打卡,大疆实施强制9点下班政策,均通过关闭设施、限制审批等方式减少无效工时。这些举措旨在提升效率,避免内耗,并响应欧盟劳动合规要求。 -
隐形加班的职场困境
部分企业通过口头传达、工时与绩效挂钩等潜规则,迫使员工日均工作11小时以上,远超劳动法规定的加班上限。员工面临“自愿加班”压力,申诉无门且可能影响晋升,形成恶性循环。 -
技术变革与政策驱动的双重影响
人工智能替代人力、欧盟市场合规审查倒逼企业调整工时制度,同时效率优化(如美的削减****会议)成为减少加班的核心手段。未来或出现“人类无班可加”的转型趋势。
大厂加班问题本质是效率与管理模式的博弈,既有进步也有顽疾。劳动者需权衡自身权益与企业文化,而企业需在合规与竞争力间寻找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