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村里租房时,合同需明确租赁双方信息、房屋用途、租金与支付方式、维修责任、违约条款等核心条款,避免纠纷并保障权益。以下是关键要点:
-
双方信息与房屋详情
出租方与承租方的姓名/名称、身份证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联系方式必须清晰列明。房屋地址、面积、结构及附属设施(如家具、电器)需详细描述,可附照片作为附件。 -
租金与支付方式
约定租金金额、支付周期(月付/季付)、支付日期及收款方式(现金/转账)。明确是否包含水电、网络等费用,或需承租人另行缴纳。 -
维修责任与使用限制
房屋自然损坏由出租方负责维修,承租人使用不当造成的损坏需自行承担。注明房屋用途(如仅居住、禁止转租等),避免违规使用。 -
违约条款与合同终止
规定提前解约的通知期限(如提前1个月)、违约金比例及特殊情况(如拆迁)的处理方式。明确拖欠租金、破坏房屋等违约行为的责任。 -
其他补充条款
建议添加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或诉讼)、合同生效条件(签字/盖章)及份数。若涉及宅基地等特殊产权,需咨询当地政策。
签订前务必双方仔细阅读,必要时请律师审核,确保合同合法有效。保留原件并定期检查履行情况,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