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规定的临近保质期是指食品在保质期截止前的一段特定时间,需通过专区销售、醒目提示等方式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食品安全。关键标准包括:保质期1年以上的临期为45天,6个月至1年为30天,90天至6个月为20天,30天至90天为10天,10天至30天为2天,10天以下为1天,国家允许不标保质期的食品除外。
临期食品管理需遵循以下要点:一是销售者必须对临期食品分类管理,设置专区或特别标识,如悬挂“临近保质期食品”提示牌;二是严禁遮盖生产日期、修改保质期或重新包装销售;三是鼓励通过打折、捆绑销售(需明确标注“临期”)等方式减少浪费;四是超过保质期的食品需立即下架销毁,并建立销毁记录台账。网络销售也需在页面显眼位置标注临期信息。
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时,应注意检查外观、气味是否正常,并在保质期内尽快食用。商家应定期自查库存,结合“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动态管理临期食品,既避免浪费又确保安全。合理利用临期食品资源,需社会共治与规范操作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