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县级机构改革方案以“精简机构、优化职能、降低成本”为核心目标,通过“大部制”整合、编制下沉和职能重组,显著提升县域治理效率。以河曲县为例,党政机构从36个精简至22个,年节约财政支出超1亿元,成为全国人口小县改革的标杆模式。
山西的改革聚焦三类关键举措:一是机构合并重组,将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如县委办与政府办合署办公),减少审批层级;二是编制资源优化,通过“退三进一”逐步消化超编人员,5年内娄烦县精简341个编制;三是功能适配升级,结合县域特色调整机构职能,如生态县侧重环保部门权重。试点县数据显示,改革后协调成本降低30%,事项办结效率提升50%。
第三批改革新增岢岚县等5个试点,重点转向提升县域综合承载力,例如强化城乡协调、生态保护等职能。部分县区探索“副县长兼任局长”模式,进一步压缩管理链条。
这项改革为全国人口小县提供了可复制的“山西经验”,下一步将深化职能转型与数字化治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