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教育改革方案正式公布,核心变化聚焦于考试科目精简、普职分流优化、综合素质评价强化三大方向。北京等地率先实施“两考合一”,中考总分从670分降至510分,计分科目减至6门;普高扩招3000人,校额到校覆盖所有初中校;体育、实验操作等实践能力分值提升,综合素质评价首次计入中考成绩。
科目精简与分值调整
考试科目从10门减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体育与健康6门,生物、地理等转为等级评价。北京中考总分降至510分,其中体育占50分,道德与法治开卷考且含10分综合素质评价。河南等地同步调整,历史、化学等科目退出计分体系,减轻机械记忆负担。
普职分流与招生公平
普高招生计划扩增至8.5万人,职校可跨区自主招生。北京校额到校分数线从570分降至430分,实现初中校全覆盖,弱化“择校热”。多地试点登记入学、贯通培养等多元录取方式,上海新增中高职贯通专业点28个,拓宽升学路径。
实践能力与素质评价
物理实验操作首次纳入北京中考计分,占10分;上海体育长跑满分可获附加分。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硬指标,北京道德与法治科目10分直接挂钩日常行为表现,盐城等地明确艺术、劳动实践不合格者无法报考优质高中。
政策导向与家长应对
改革释放“减负提质”信号,强调核心素养与跨学科能力。家长需关注孩子兴趣与特长,合理规划升学路径,避免盲目刷题。学校教学将更注重情境化学习,推动从“知识灌输”向“能力培养”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