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争利 优亲厚友”是基层治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两类典型问题,核心表现为公职人员利用职权侵占公共利益、为亲友谋取特殊待遇。这类行为直接破坏社会公平、损害政府公信力,需通过制度完善与监督机制加以遏制。
分点解析两类问题的危害与治理路径:
-
与民争利的典型形式
基层干部违规占用集体资源(如土地、补贴款)、垄断经营项目,或通过虚假政策套取民生资金。其本质是将公共权益转化为个人或小团体利益,导致惠民政策落空。 -
优亲厚友的隐蔽操作
在扶贫救助、项目审批等领域,通过“量身定制”条件、暗箱操作等方式使亲友优先获益。这种“微腐败”看似涉及金额小,但长期积累会加剧基层矛盾。 -
关键治理措施
- 透明化制度:公开资金使用、资格审查流程,引入第三方审计;
- 群众监督:畅通举报渠道,建立快速核查反馈机制;
- 问责强化:对涉案人员终身追责,提高违法成本。
总结:根治此类问题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重点压缩权力寻租空间,让公共资源真正惠及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