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外企裁员能赔多少钱? 根据中国《劳动合同法》,外企裁员赔偿标准为每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半年按半月工资计算,满半年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若月工资超过当地职工月均工资三倍,则按三倍封顶且补偿年限不超过12年。若企业违法裁员,需支付双倍赔偿(2N)。部分外企可能额外提供“N+1”甚至更高补偿(如“N+3”),但需以合同或协商为准。
-
法定赔偿基础: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计算,月工资为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含奖金、津贴)。例如,工作3年月薪1万元,赔偿3万元;工作5年8个月,赔偿6个月工资。
-
高收入者限制:若月薪超过当地职工月均工资三倍(如上海2024年为3.6万元),补偿按三倍数额支付且最长12年。例如月薪5万元、工龄15年,实际赔偿为12×3.6万=43.2万元。
-
违法裁员双倍赔偿:未依法定程序裁员(如未提前30天通知或未报备劳动部门),员工可主张2N赔偿。例如工作4年被违法裁员,可获8个月工资赔偿。
-
外企额外补偿:部分跨国企业可能提供“N+1”(如未提前通知补1个月工资)或更高方案。例如奔驰中国曾执行“N+11”,但此类补偿非强制,取决于企业政策或协商结果。
-
特殊保护群体:孕期、医疗期等员工不得被裁,否则企业需恢复劳动关系或支付更高赔偿。竞业限制员工需额外获补偿。
提示:实际赔偿可能因企业政策、协商结果或地方细则差异而不同,建议保留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证据,必要时通过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