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死亡后,公司必须依法赔偿! 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无论企业是否缴纳工伤保险,工亡职工近亲属均有权获得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若企业未参保,需全额承担赔偿;若已参保,则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2025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全国统一标准为108.376万元,丧葬补助金按地区月平均工资的6倍计算,供养亲属抚恤金按月发放,配偶可领工亡职工工资的40%。
-
赔偿项目与标准
- 一次性工亡补助金:2025年标准为全国城镇居民上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54,188元)的20倍,即1,083,760元,全国统一。
- 丧葬补助金:按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倍计算,例如某地月均工资5,000元,则补助金为30,000元。
- 供养亲属抚恤金:配偶每月领取工亡职工工资的40%,其他亲属每人30%,总额不超过工亡职工生前工资。
-
企业责任划分
- 已缴工伤保险:赔偿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企业仅需配合申报。
- 未缴工伤保险:企业需自行承担全部赔偿,且可能面临行政处罚。
-
特殊情况处理
- 停工留薪期内死亡:近亲属可获全额三项赔偿。
- 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若伤残等级为1-4级,仅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不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提示:工亡认定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申请,企业拖延的,家属可直接向社保部门提出。建议劳动者保留劳动关系证据(如工资条、考勤记录),企业应依法参保以避免高额赔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