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死亡丧葬费不由用人单位直接承担,而是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其近亲属可从工伤保险基金中领取丧葬补助金等法定待遇。用人单位未参保的需承担全部费用,且特殊情况下(如工亡争议处理期间)可能需先行垫付。
-
法律依据与责任划分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明确规定,职工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领取丧葬补助金,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用人单位仅需在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时,全额承担工亡待遇(含丧葬费);若已参保,则由社保机构直接拨付。 -
丧葬补助金支付标准
丧葬补助金标准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金额随地区经济水平浮动。例如,某地2023年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则补助金总额为4.8万元,由工伤保险基金一次性支付至遗属账户。 -
申请流程与材料要求
家属需在工亡认定后,向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提交以下材料:工亡认定决定书、亲属关系证明、身份证件、死亡证明及火化单据。社保部门审核通过后,通常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拨付。用人单位应协助提供劳动关系证明、参保记录等文件。 -
特殊情况处理原则
若用人单位未参保或工伤保险基金暂停支付,丧葬费由单位全额承担。工亡认定争议期间,家属可要求用人单位先行垫付丧葬必要开支(如遗体运输、火化费用),最终责任以认定结果为准。 -
用人单位连带责任
除丧葬费外,用人单位需配合工亡调查、保障遗属知情权,并不得克扣工伤保险待遇。若因单位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导致工亡,遗属还可主张民事赔偿(与工伤保险待遇并行,不冲突)。
工亡丧葬费的支付主体及金额均有明确法律规定,家属应及时申请工伤保险待遇并留存凭证。用人单位应依法参保,避免承担高额赔偿风险;存在争议时,建议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明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