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对药品买卖的核心规定可总结为:所有中药(含饮片、中成药等)的销售必须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个人禁止无证售卖,违者面临最高30倍货值罚款甚至刑事责任。 法律对中药材种植、加工、广告宣传等环节均有细化要求,确保全链条合规。
-
资质与许可
经营中药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中医馆还需通过《中药饮片经营质量管理规》认证。网络销售主体必须是具备资质的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或企业,个人通过二手平台转卖药品(含进口药)均属违法。医疗机构配制中药制剂需备案或取得批准文号,违规按假药论处。 -
质量与标准
中药材种植禁用剧毒农药,鼓励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中药饮片及中成药需符合国家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销售劣药或假药将承担刑责。医疗机构自配制剂若未按备案要求生产,视为假药。 -
特殊限制
疫苗、麻醉类等特殊管理药品禁止网售。野生中药材交易需取得采伐许可,地方性法规可能附加季节性限制。广告宣传不得夸大疗效,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审核内容。 -
违法后果
无证经营中药最低罚款10万元(货值不足时),最高达货值30倍;使用高毒农药种植可处行政拘留。销售假劣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责。
消费者应选择正规渠道购药,查验包装批准文号;经营者需严格履行资质审批和质量管控,避免触碰法律红线。中医药法的规定既保障用药安全,也为行业健康发展划定了清晰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