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拆迁补偿纠纷通常由补偿标准争议、产权认定模糊、程序违规三大核心问题引发。关键解决路径包括协商调解、行政诉讼和法律仲裁,其中确权证明、评估复核、协议审核是**的重点环节。
-
补偿标准争议
地方补偿方案与村民预期差距大时易引发矛盾,需核对省级政府公布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或区片综合地价。若评估报告存在低估青苗、附着物等情况,可申请第三方机构重新评估。 -
产权认定纠纷
历史遗留的宅基地无证、分家未过户等问题需通过村委会开具证明,或依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的通知》补充确权材料。对违章建筑认定有异议的,可举证建设年代政策环境。 -
程序违规操作
未履行"两公告一登记"(征收公告、补偿方案公告、补偿登记)或强拆前未下发《责令交出土地决定书》均属违法。村民可通过12336国土资源违法举报热线投诉,并保存现场影像、谈话录音等证据。
遇到纠纷时,建议优先通过乡镇司法所调解;若调解失败,应在60日内向县级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或6个月内向法院起诉。注意:口头承诺无法律效力,所有补偿条款必须写入书面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