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转岗需遵循“协商一致、书面变更”为核心的法律规范,用人单位单方强制调岗属违法,劳动者有权拒绝或主张赔偿。关键亮点包括:协商一致是前提、书面形式是保障、合理性原则是底线,若违反可能面临双倍经济赔偿金的法律风险。
- 协商一致原则: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5条,调岗必须与劳动者协商一致,未经同意的单方调岗无效。例如,企业因业务调整需转岗时,需与员工协商并达成书面协议,否则员工可拒绝或通过劳动仲裁**。
- 书面变更要求:调岗需以书面形式明确岗位、薪资等变更内容,口头通知不具备法律效力。劳动者应留存公司调岗通知、聊天记录等证据,以防后续纠纷。
- 合法性审查:仅在三种法定情形下(员工不胜任工作、医疗期满无法履职、企业客观经营变化),用人单位可依法单方调岗,但仍需举证合理性。例如,新岗位不得具有侮辱性或薪资大幅降低。
- 违法后果:违法调岗可能导致双倍经济赔偿金。如案例中,企业因强制转岗被仲裁判定违法解除合同,最终支付劳动者17000元赔偿金。
提示:劳动者遭遇不合理调岗时,应坚持在原岗位打卡上班,及时收集证据并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则应通过协商与书面程序规避法律风险,确保调岗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