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计提坏账的核心原则是谨慎性和真实性,需根据客户信用状况、历史数据及行业风险合理预估损失,避免高估资产或低估负债。关键亮点包括:个别认定法与百分比法结合使用、定期调整计提比例、排除关联方账款,并遵循《企业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
-
谨慎性原则:企业需在不确定性下优先考虑风险,对可能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提前计提坏账准备。例如,对债务单位破产、资不抵债等情况全额计提,而对无确凿证据的逾期账款则需审慎评估。
-
方法灵活性:企业可自主选择个别认定法或百分比法。前者针对高风险客户单独设定计提比例(如10%),后者适用于批量小额账款按固定比例(如5%)计提,但需剔除已个别认定的部分。
-
动态调整机制:每年至少一次全面检查应收账款,结合债务方财务状况、行业变化等调整计提比例。若坏账风险降低,需冲回多提的准备金。
-
范围限定:仅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计提,应收票据需转为应收账款后方可计提。预付账款若无望收回货物,需转入其他应收款处理。
-
禁止滥用政策:关联方交易、当年新增账款等不得计提坏账,防止人为操纵利润。
企业应建立坏账管理制度,定期审计计提合理性,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反映风险。通过科学计提,既能优化税务成本,又能提升供应链合作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