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安全检查是保障食品安全、预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环节。以下为食堂安全检查的注意事项,涵盖多个关键方面,确保食堂管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一、证件和资质检查
- 核查食品经营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并确保实际经营地址与许可证地址一致。
- 检查营业执照及相关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并公开悬挂于经营场所显眼位置。
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 确保所有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无健康证或健康证过期的人员不得从事食品加工。
- 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组织食品安全培训。
三、食品采购与储存
- 严格审核供应商资质,确保食品来源正规,并保留采购记录。
- 食品储存需做到分类、分区管理,避免交叉污染,定期检查库存食品是否过期。
四、食品加工操作规范
- 食品加工过程中需严格做到生熟分开、荤素分开,确保加工工具和容器清洁卫生。
- 食品加热需彻底,避免未煮熟的食品进入餐桌。
五、环境卫生与“三防”措施
- 食堂内外环境需保持清洁,定期消毒,确保无卫生死角。
- 配备防蝇、防鼠、防尘设施,防止有害生物污染。
六、应急管理与记录
- 制定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
- 建立检查记录制度,详细记录检查时间、内容、结果及整改措施。
七、餐饮浪费管理
- 宣传和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倡导分餐制,使用公勺公筷。
- 建立食品浪费监督机制,减少浪费现象。
通过以上措施,食堂管理者可以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用餐人员的健康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