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降职降薪时,可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具体步骤如下:
一、确认调岗降薪的合法性
-
审查依据 :调岗需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如员工不胜任工作且经培训或调整后仍不能胜任,企业方可调岗。
-
保留证据 :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沟通记录(邮件/微信)等,作为后续**的凭证。
二、优先协商与调解
-
主动沟通 :以书面形式向企业提出异议,明确诉求(如恢复原岗位/薪资),并保留协商记录。
-
申请调解 :协商无果时,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乡镇街道调解机构申请调解。
三、申请劳动仲裁
-
仲裁时效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提交材料 :仲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劳动合同、工资条、降职通知等证据,向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委员会申请。
-
仲裁流程 :仲裁庭审理后作出裁决,一般为45日内结案。对裁决不服可在15日内提起诉讼。
四、提起诉讼
若对仲裁结果不满,可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需提供充分证据支持诉求。
五、其他注意事项
-
保持原岗位 :在争议期间尽量维持原工作,避免因离职影响后续**。
-
关注时效 :劳动争议处理时效为1年,逾期可能丧失仲裁或诉讼权利。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维护自身权益,建议优先选择协商和仲裁,诉讼作为最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