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继承,但需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政策要求。根据《继承法》和自然资源部的政策解读,宅基地使用权可以随房屋继承转移,但需符合“房地一体”原则,即房屋所有权与宅基地使用权必须一同继承。继承人需具备合法继承资格,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或通过法定继承方式取得权利。
具体继承要求
继承资格:继承人可以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是非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城镇户籍子女)。但需注意,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继承后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进行转让或再次流转。
继承方式:继承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方式。法定继承适用于无遗嘱的情况,由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顺序继承;遗嘱继承则需按照被继承人的遗嘱执行。
继承流程:
- 到派出所注销被继承人户籍,办理死亡证明;
- 到公证处办理继承权公证;
- 提交相关材料(如死亡证明、房产证、亲属关系证明等)到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登记。
特殊情况:如“外嫁女”或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需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继承权,并符合相关法律规定。
注意事项
- “房地一体”原则:宅基地使用权不得单独继承,必须与房屋所有权一同继承。
- 非流转限制:继承后,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不得将宅基地使用权转让或赠与给其他非集体经济组织成员。
- 权属争议:如涉及权属纠纷,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可参考最高法公布的典型案例。
总结
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确保合法性和程序合规性。在继承过程中,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不动产登记机构,以确保顺利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