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在执行上级组织决定时,必须确保及时、准确、高效地落实。部分党支部在执行过程中存在不力、敷衍、甚至擅自改变决定的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执行力。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加强政治学习、完善执行机制、强化监督问责等。
一、常见问题
- 执行不力:部分党支部对上级决定理解不深入,行动迟缓,未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 敷衍了事:个别党员缺乏责任心,仅满足于形式上的执行,忽视实际效果。
- 擅自改变:部分党支部未严格遵循上级指示,擅自调整工作方向或内容,导致决策偏离初衷。
二、整改措施
加强政治学习
- 组织党员深入学习**、《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文件,确保准确理解上级精神。
- 开展专题党课和研讨活动,增强党员的政治敏锐性和执行力。
完善执行机制
- 建立明确的任务分解机制,将上级决定细化为具体任务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 通过定期汇报、进度跟踪等方式,确保执行过程透明高效。
强化监督问责
-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执行不力的党支部和个人进行约谈、通报批评,甚至追究责任。
- 将执行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与评优评先挂钩,增强执行的严肃性和紧迫感。
三、总结与提示
党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是贯彻落实上级决定的关键环节。通过加强政治学习、完善执行机制和强化监督问责,可以有效提升执行力和组织力。未来,党支部还需持续优化整改措施,确保每一项上级决定都能落地生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