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执行力不足主要表现为责任落实不到位、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整改需从强化责任意识、优化制度流程、加强动态监督三方面切入。
一是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岗位清单。细化支委成员职责,将党建任务量化到人,定期公开履职情况,通过述职评议压实主体责任,避免“集体决策、无人负责”现象。
二是完善制度执行闭环。修订“三会一课”等规范时增加实操条款,例如明确会议提前量、决议跟踪表等细节,配套流程图解和案例模板,确保制度可落地。每月开展执行情况“回头看”,对连续不达标环节专项整改。
三是构建动态监督网络。上级党组织采用“四不两直”方式抽查,支部内部设立党员监督岗,结合线上匿名反馈渠道,形成“检查-通报-整改-复核”的监督链条,重点盯防“重留痕轻实效”倾向。
提升执行力关键在持续纠偏,既要通过专题培训转变“应付检查”思维,也要将考核结果与评优晋升挂钩,推动党建工作从“被动完成”向“主动创优”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