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房屋产权确权登记是明确农民房屋所有权、保障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程序,核心包括 “三权分置”登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宅基地与房屋一体确权、数字化档案管理和纠纷调解机制。通过确权,农民可合法抵押、转让房产,避免产权争议。
关键内容分点说明
-
确权范围与对象
覆盖农村集体土地上的合法自建房,需提供宅基地使用权证明、建房审批材料等。违法建筑或超占面积部分不予登记。 -
办理流程
- 申请:向村委会或乡镇不动产中心提交材料;
- 测绘勘界:由专业机构测量房屋面积和四至界限;
- 公示审核:结果公示30天无异议后发证。
-
农民受益点
- 产权证可作为**抵押物,解决融资难题;
- 避免拆迁补偿纠纷,保障财产权益;
- 推动农村资产市场化流转。
-
常见问题
- 历史遗留无证房需补办审批手续;
- 分家析产需家庭成员协商一致后登记。
提示:确权后应妥善保管证书,转让时需符合“宅基地限于本集体内部流转”规定,避免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