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或民事责任
员工在单位死亡时,单位需根据死亡原因承担不同责任,具体分为以下情形:
一、工伤情形下的责任
-
认定为工伤
若员工因工死亡(如工作时间和岗位突发疾病死亡、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等),单位需承担以下责任:
-
协助家属申请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成功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
-
未缴纳社保
若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需承担全部赔偿责任,包括丧葬补助金、抚恤金及死亡赔偿金等。
二、非工伤情形下的责任
-
无过错或人道主义补偿
若死亡与工作无关,单位一般无法定赔偿责任,但可能基于人道主义给予适当补助(如当地规定的丧葬费)。
-
存在过错的民事赔偿
若单位存在过错(如劳动环境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提供必要防护措施等),需按过错程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赔偿项目包括死亡赔偿金、家属生活费等。
三、其他注意事项
-
时效性 :工伤认定需在事故发生后1年内提出,超过时效可能影响赔偿。
-
竞业禁止条款的限制 :若员工因工死亡,单位不得依据竞业禁止条款要求家属承担法律责任。
建议单位在员工死亡后及时联系社保部门申报工伤,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