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节假日属于带薪休假,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期间无需工作且正常享受工资待遇。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需支付不低于300%的工资报酬,且不得以补休替代加班费。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法定节假日的定义与范围
我国现行法定节假日共11天,包括春节、国庆节等全体公民假日,以及妇女节、青年节等部分公民假日。全体公民假日适逢周末时需补假,部分公民假日则无需补假。 -
带薪属性的法律依据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条例》,法定节假日期间用人单位必须按劳动合同标准支付工资。若安排加班,需额外支付3倍工资,且工资计算基数需明确(如月工资除以21.75天)。 -
与休息日、年休假的区别
- 休息日(如周末)通常无薪,加班未调休时按200%支付工资;
- 带薪年休假需工作满1年后享受,休假期间工资正常发放,未休则按300%补偿。
-
特殊情况的处理
部分公民假日(如妇女节)若适逢工作日,无论是否休假均正常发薪;若适逢休息日则无薪,加班按200%支付。少数民族节日由地方政府规定执行细则。
总结:法定节假日是法律保障的带薪假期,劳动者应明确自身权益,用人单位需依法支付工资或加班费。遇到争议时,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咨询或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