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资产管理规定是确保集体资产安全、保值增值的核心制度,其核心在于明确产权归属、规范运营流程、强化监督机制,并始终围绕为农服务宗旨。 以下从关键维度展开分析:
-
产权保护与权责划分
供销社资产属于集体所有,任何单位不得平调、侵占或改变隶属关系。理事会作为所有权代表,行使资产收益、重大决策等权利,基层社资产由县级社统一监管,改制后剩余资产需明确权属并登记备案。 -
资产运营的透明化与市场化
资产出租、转让需遵循公开原则,优先通过产权交易平台招租或竞价,租赁期限不超过6年(总期限10年)。重大投资需严格可行性论证,严禁为非关联方提供担保或借款,金融衍生业务仅限套期保值。 -
监督体系的多层次构建
建立监事会专项监督、内部审计全覆盖(每3年至少1次)及巡察机制,重点核查资产流失风险点。县级社需定期汇报资产运营情况,重大事项由社员代表大会决策。 -
为农服务的资产导向
资产收益不低于20%注入合作发展基金,用于乡村振兴项目。推动资产向涉农领域集中,支持农产品流通、再生资源等产业联合发展。
提示:基层社可通过委托代理制盘活闲置资产,但需确保所有权不变。企业改制中需严格评估程序,避免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