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的核心是规范资产权属、运营及监督,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关键亮点包括:明确资产范围、强化民主管理、建立信息化台账、完善收益分配机制,旨在防止资产流失并提升使用效率。
分点论述
-
资产范围界定
涵盖供销社持有的土地、房屋、设备等有形资产,以及商标权、经营权等无形资产,需通过清产核资明确权属,避免产权模糊引发的纠纷。 -
民主决策机制
重大资产处置须经社员(代表)大会表决,实行“三公开”(事项、程序、结果),保障集体成员知情权与参与权。 -
动态台账管理
采用数字化系统记录资产变动,定期盘点并公示,确保账实相符,杜绝“账外资产”现象。 -
收益分配原则
收益优先用于社员分红、公共服务及再投资,比例由章程规定,严禁私分或挪用。 -
监督与追责
内部审计与上级部门抽查结合,对侵占、浪费等行为依法追责,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
总结:通过制度化、透明化的管理,供销社集体资产既能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又能为社员创造长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