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社有资产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
资产总量与质量下降
我市供销社系统现有固定资产约1115万元,较1997年减少4100万元,主要因债务偿还、资产变卖、职工补偿等用途,导致资产规模缩减,质量参差不齐。
-
权属与账务混乱
资产权属存在模糊性,部分资产被无偿过户或违规处置,账实不符现象普遍,如实物资产虚假、债权资产不实等问题突出,形成“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等矛盾。
-
资产分散与运营效率低下
资产分布零散,多以偏远、小型网点为主,缺乏资金投入导致设施陈旧,服务能力弱。部分资产因承担政府职能形成政策性亏损,长期挂账影响资产平衡性。
-
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监管制度不完善,日常管理松懈,资产处置缺乏评估和合同约束,易引发流失风险。财务制度执行不严,存在“小金库”和违规列支现象。
-
改革后资产处置与盘活进展
通过产权置换等方式,部分闲置资产(如职工宿舍、老旧设施)被重新利用,盘活土地面积达47亩,提升了经营性和服务功能,但历史资产处置问题仍需倒查。
总结 :供销社社有资产面临总量减少、权属不清、管理混乱等问题,但通过改革探索(如产权置换)逐步实现资产盘活,需持续完善监管机制以保障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