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资产抵减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与所得税费用的关系可通过以下要点进行说明:
一、基本关系公式
所得税费用的计算公式为: $$ \text{所得税费用} = \text{当期应交所得税} + \text{递延所得税} $$
其中,递延所得税包括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差额: $$ \text{递延所得税} = (\text{期末递延所得税负债} - \text{期初递延所得税负债}) - (\text{期末递延所得税资产} - \text{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 $$
当期的所得税费用需考虑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抵减应交所得税,或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形成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应交所得税。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
抵减作用
当企业存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时,需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如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残值等)。该资产在未来可抵减应纳税所得额,从而减少未来应交所得税,相应降低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
转回时的影响
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如坏账实际发生),递延所得税资产转回需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增加当期税负。
三、递延所得税负债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
-
增加作用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如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缩短、未实现收益等)会导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需在未来缴纳税款,从而提高当期的所得税费用。
四、示例说明
以坏账准备为例:
-
会计上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减少利润总额100万,当期应交所得税为$(1000-800-100)\times25% = 25$万;
-
税法允许实际发生时税前列支,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5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5万;
-
完整分录为: $$ \begin{aligned} &\text{借:所得税费用} & 25 \ &\text{递延所得税资产} & 25 \ &\text{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 50 \ \end{aligned} $$
体现递延所得税资产抵减了25万应交所得税,但总所得税费用仍为25万。
五、注意事项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需遵循会计准则与税法规定,避免重复计算;
-
递延所得税费用可能因前期差异的转回而波动,需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综合分析。
通过以上关系,企业可有效管理税务风险,优化资本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