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空坠落安全教育是小班幼儿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情景模拟、互动游戏和实操演练,帮助幼儿识别危险场景、掌握预防方法,并培养终身安全意识。以下是针对小班幼儿的防高空坠落安全教育教案设计要点:
-
危险场景具象化
利用图片、动画或道具模型(如窗台、楼梯、阳台)展示高空坠落的真实案例,直观呈现攀爬窗户、阳台嬉戏等行为的危险性。通过提问互动(如“站在窗台上可能会发生什么?”)引导幼儿主动思考,强化对危险场景的认知。 -
预防方法游戏化
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分组模拟“安全小卫士”,判断图片中行为的对错(如“能否踮脚拿窗台上的玩具?”),并演示正确做法(如远离窗台、求助成人)。结合儿歌或口诀(如“窗户高,不攀爬,安全第一要记牢”)简化记忆点,增强趣味性。 -
家庭协同强化
发放亲子任务卡,鼓励幼儿与家长共同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如未安装防护栏的窗户、堆叠杂物的阳台),并拍摄整改后的照片分享至班级群。通过家园联动,将课堂知识延伸至日常生活。 -
应急处理启蒙
用鸡蛋坠落实验模拟伤害后果,简单说明受伤后“不动伤处、呼叫大人”等基础原则,避免幼儿因恐慌加重伤情。强调“第一时间求助”的重要性,而非自行处理。 -
环境渗透巩固
在班级区角设置“安全屋”建构游戏,要求幼儿搭建带防护栏的房屋模型;美工区提供材料绘制防坠落警示标志,张贴于教室模拟窗台处,持续强化安全氛围。
防高空坠落教育需遵循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将抽象风险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并通过重复练习形成本能反应。教师应定期复盘教案效果,结合幼儿反馈优化活动形式,让安全意识真正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