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地震防范十大常识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室内避险原则
-
“蹲下、掩护、抓牢”
地震晃动最危险时(约1分钟),立即躲在坚固家具下(如桌子、床沿),用手护住头部和颈部,避免靠近窗户、悬挂物及可能倒塌的物体。
-
选择安全空间
-
楼房:承重墙多、开间小的厨房或卫生间暂避;
-
平房:趴下靠近内墙,避免跑向门口或开阔地带;
-
工厂车间:躲在大型设备或坚固结构下。
-
-
关闭火源与电源
地震前关闭煤气炉、取暖炉等火源,断开电源,避免使用电梯。
二、户外避险要点
-
远离危险区域
避免跑向玻璃窗、广告牌、高楼外墙及狭窄巷道,防止被坠落物砸伤或遭遇次生灾害(如塌方、海啸)。
-
保护头部与行动
用坐垫、书包等物品护住头部,行动受限时保持坐姿并固定身体,避免慌乱奔跑。
三、应急准备与后续行动
-
应急物资准备
常备手电筒、收音机、急救包、备用饮用水及现金(3个月生活费用),并定期检查物品有效性。
-
震后撤离原则
-
首先检查周围环境,确认无次生灾害后再撤离;
-
离开时关闭电源、煤气,避免使用汽车或自行车;
-
远离断水、断电区域及高压线。
-
四、特殊场景应对
-
电梯与轮椅
地震时切勿使用电梯,被困电梯需通过拍门或金属物件求救;轮椅用户应锁住轮子并固定身体。
-
余震防范
地震停止后1-2分钟内检查周围环境,避开可能再次倒塌的物体,防止余震伤害。
总结 :地震防范需结合室内避险、应急准备及场景应对,关键在于保持冷静、科学行动,最大程度减少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