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地震逃生安全常识需根据不同场景采取科学措施,核心原则是“保持冷静、就近避险、有序撤离”。以下是具体要点:
一、学校场景避震
-
室内避震
-
课间或上课时,迅速躲在课桌下、墙角或坚固家具旁,用书包、书本护住头部,避免靠近窗户、吊灯等易碎物品。
-
楼房内不可跳楼或跑到窗外,避免通过狭窄楼梯。
-
-
操场或室外避震
- 原地蹲下,双手护头,避开高大建筑物、广告牌、电线杆等危险物,远离玻璃幕墙、高烟囱等。
二、家庭场景避震
-
室内避震
-
选择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厨房、厕所),躲在坚固家具下或墙角,形成三角避震空间。
-
避免使用电梯,关闭电源和燃气。
-
-
户外避震
- 远离建筑物、电线杆、高压线,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免返回室内。
三、通用原则
-
听从指挥
- 地震发生时保持冷静,听从老师或工作人员指挥,不擅自行动。
-
避免危险行为
- 不跳楼、不奔跑、不穿越马路,避免拥挤出口。
-
余震应对
- 地震停止后,警惕余震,远离受损建筑,通过敲击物体或手机发出求救信号。
四、应急准备
-
定期参加学校地震演练,熟悉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
家庭应检查悬挂物品、高处重物,确保居住环境安全。
通过科学避震和应急准备,可显著降低地震灾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