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安全小常识100条:掌握这些关键技巧能显著提升避险成功率,重点包括 室内“伏地、遮挡、手抓牢”原则 、室外远离建筑物与电线杆 、家庭防震包必备物品清单 以及被埋压时保存体力的科学方法。
- 室内避险:立即蹲下或趴下,躲在结实的桌子或床旁,护住头颈部。切勿使用电梯,避免靠近玻璃窗或悬挂物。若在床上,用枕头保护头部直至震动停止。
- 室外行动:迅速远离高楼、桥梁、路灯和电线,跑到开阔地带。若在车内,靠边停车并留在车内,避开立交桥或隧道。
- 家庭准备:防震包应包含水、保鲜食品、手电筒、急救药品和备用电池。定期检查灭火器有效期,熟悉燃气阀和电闸位置。
- 特殊场所:学校学生需躲在课桌下,听从老师指挥疏散;商场顾客避开货架,蹲在大柱子旁;影剧院观众趴到座椅下方。
- 震后应对:检查房屋结构损伤,关闭燃气和电源。避免使用电话占用通讯资源,通过收音机获取官方信息。若被埋压,敲击管道发出信号,节省体力等待救援。
多演练一次,安全多一分。定期与家人复习避震计划,确保每位成员熟悉逃生路线和集合点。地震无法预测,但科学准备能大幅降低伤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