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缴费年限 不包括 视同缴费年限。两者是养老保险缴费年限的两个独立组成部分,具体区别如下:
一、定义与计算标准
- 实际缴费年限
指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 实际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例如,某职工1990年参加工作,1995年参保并持续缴费至2015年,这20年即为实际缴费年限。
- 视同缴费年限
指职工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施前,按国家规定计算的连续工龄。例如,1970年代参加工作但1978年才开始参保的职工,其1970-1977年的工龄可视为视同缴费年限。
二、待遇计发规则
-
合并计算 :视同缴费年限与实际缴费年限 合并计算 ,共同决定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例如,视同缴费5年 + 实际缴费20年 = 总缴费25年。
-
政策依据 :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2005〕38号),两者合并计算退休年龄、计发系数等。
三、其他说明
-
政策统一性 :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一实行个人缴费制度后,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标准保持一致,不再区分地区差异。
-
查询方式 :实际缴费年限可通过社保经办机构或线上平台查询,而视同缴费年限需通过档案审查确定。
综上,实际缴费年限与视同缴费年限在养老保险体系中各有定位,前者是缴费行为的结果,后者是政策对历史工龄的认可,二者共同构成职工的完整缴费年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