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飞针测试的原理是通过可编程控制的探针在PCB表面移动,与测试点接触以检测电气参数和故障。其核心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基本测试类型
-
开路测试
通过两根探针同时接触电路网络的两个端点,施加测试电压。若测得电阻值接近零或等于设定值,判断为开路;若电阻值显著增大,则为正常或短路。
-
短路测试
使用两根探针分别接触电路的两个端点并通电,通过比较测得电阻值与预设的短路电阻值判断。若两者接近,则判定为短路。
二、技术原理
-
探针移动与控制
飞针测试机通过X、Y、Z轴移动探针,按预设程序依次接触PCB上的测试点(如焊盘、通路孔等)。部分高端设备配备相机辅助定位形状明确的元件(如极性电容)。
-
电气屏蔽与隔离
在测试单个元件时,其他元件通过探针器进行电气屏蔽,防止信号干扰,确保测试准确性。
-
参数测量与分析
三、应用场景与优势
-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PCB制造过程中的功能验证,也用于成品检测。对于打样和小批量生产具有较高效率。
-
优势
不需复杂夹具,可测试复杂布局的PCB;通过程序化操作提升测试覆盖率。
四、局限性
-
测试速度
传统飞针测试速度较慢(约10-40 points/sec),不适合高密度PCB的快速检测。
-
精度与可靠性
受探针精度、机械结构等因素影响,可能无法检测微小缺陷(如漏电、接触不良等)。
五、优化方向
-
AI技术应用
引入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历史数据,可识别真实故障与误判(如接触不良),提高检测准确性。
PCB飞针测试通过精确控制探针移动与电气测量,结合屏蔽技术实现高效、可靠的电路板功能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