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电动车新国标正式实施,核心变化包括整车质量上限调整、新增安全监测功能、取消脚踏骑行强制要求,同时明确4类不推荐购买的车型(超标车、无3C认证车、改装车、低速车),旨在提升安全性与行业规范。
-
新国标三大核心调整
- 整车质量放宽:铅酸电池车型上限提至63公斤,锂电池车型仍限55公斤,兼顾续航与安全。
- 动态安全监测:强制要求北斗定位与异常状态报警功能(如电池过热、被盗),非经营性车辆可选择性保留。
- 脚踏装置非强制: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后视镜仍被鼓励安装以提升骑行安全。
-
四类高风险车型避坑指南
- 超标电动车:过渡期后禁止上路(如陕西、海南等地2025年6月底截止),无法上牌且安全隐患大。
- 无3C认证车:质量无保障,2024年11月起未更新认证的车型无法登记。
- 非法改装车:电路过载易引发自燃,年检难通过且事故后保险公司可能拒赔。
- 低速三四轮车:无国标资质,多地限制上路(如北京、四川),安全风险高。
-
新规对行业与用户的影响
- 安全性提升:防火阻燃、防篡改设计及动态监测降低事故风险。
- 消费选择优化:质量与功能调整满足多样化需求,但需警惕商家低价处理不合规车型。
- 市场规范化: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企业技术升级与产品质量把控。
2025年新国标标志着电动车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消费者购车时需严格核查合格证与地方政策,避免因违规车辆损失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