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工资支付制度范本是规范企业支付行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标准化文件,核心要求包括实名制管理、银行专户代发、工资保证金等强制性措施,并明确拖欠工资的法律责任。 以下是关键要点解析:
-
实名制与合同管理
用人单位必须与农民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实行实名制登记,记录工种、考勤及工资标准,确保工资支付有据可查。工程建设领域需通过专用信息平台登记用工信息,未登记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
银行专户代发机制
工资需通过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直接支付至本人银行卡,禁止现金或实物替代。分包单位按月提交经农民工签字确认的工资表,由总承包单位通过专户代发,确保资金流向透明。 -
工资保证金与应急兜底
施工总承包单位需按比例存储工资保证金,或提供金融机构保函。政府投资项目资金不到位导致欠薪的,由建设单位先行垫付;企业拖欠且逃匿的,地方政府可动用应急周转金垫付部分工资。 -
法律责任与联合惩戒
拖欠工资的单位面临罚款、停工、资质降级等处罚,严重者列入失信联合惩戒名单,限制招投标、融资等。政府部门监管不力也将被追责。 -
**渠道透明化
施工现场需设立**告示牌,公示投诉电话、法律援助途径等。农民工可通过劳动监察、仲裁或诉讼**,争议处理实行首问负责制。
提示:企业需定期核查工资台账(保存至少3年),政府项目应严格审核资金安排。制度执行的关键在于多方协同监管与源头预防,避免欠薪引发社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