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包括工资保障,主要体现在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保障和特殊群体的工资保护等方面。
-
最低工资标准:
- 最低工资标准是由政府规定的,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 最低工资标准一般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两种形式,具体标准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和居民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
工资支付保障:
- 工资支付保障是指劳动者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或国家规定,完成工作任务后,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日期、数额和方式向劳动者支付工资。
- 工资支付保障包括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工资、工资支付记录的保存等内容。
- 用人单位违反工资支付保障规定的,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
特殊群体的工资保护:
- 特殊群体包括女职工、未成年工、残疾职工等,他们依法享有特殊的工资保护。
- 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工资待遇受到法律保护,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标准或解除劳动合同。
- 未成年工的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并应当符合国家关于未成年工劳动保护的规定。
- 残疾职工的工资待遇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确保其获得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
总结:我国现行的工资制度通过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保障和特殊群体的工资保护等措施,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劳动者在遇到工资权益受损的情况时,应当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