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后的自我感觉往往复杂且强烈,主要表现为震惊、愤怒、自责与成长需求交织的混合情绪。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同样可能陷入骗局,而及时的情绪释放与心理干预是避免抑郁的关键。
-
情绪冲击阶段:初期表现为震惊与否认,难以接受被骗事实;随后愤怒、羞耻感爆发,甚至伴随身体紧张或失眠。部分受害者因“病耻感”隐瞒经历,加剧心理负担。
-
自责与认知重构:多数人陷入反复自责,质疑自身判断力,但需警惕“合理化”心理(如为骗子找借口)。通过写日记、倾诉等方式直面情绪,能加速认知重建。
-
长期影响与修复:经济损失可能引发焦虑,而情感诈骗(如杀猪盘)会导致信任感崩塌。通过专业心理咨询或互助小组学习防范知识,可转化为成长契机。
提示:被骗并非个人愚蠢的证明,而是诈骗者精密布局的结果。允许自己情绪流动并主动求助,是走出阴影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