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持股清退的通知

公职人员持股清退的通知主要涉及以下要点:

一、政策依据与范围

  1. 政策依据

    依据《中国***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制止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规定》等党纪党规,明确禁止公职人员经商办企业及违规持股。

  2. 适用对象

    覆盖在职县管及以上公职人员(含退二线),以及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在管辖范围内从事相关活动的情况。

二、清退范围与要求

  1. 持股类型

    • 个人或亲属以任何形式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证券,包括股票、债券等。

    • 通过交易、委托理财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行为。

  2. 清退期限

    • 一般要求在政策发布后3个月内完成清退,部分案例明确要求10日内上缴收益。

    • 逾期未清退的,将没收非法所得并给予纪律处分。

三、清退方式与程序

  1. 自查自纠

    公职人员需如实填报持股情况,接受单位公示和群众监督,提出纠正措施。

  2. 强制清退

    • 未按规定申报或逾期未整改的,将强制撤资并上缴收益。

    • 清退时需提供资金流向证明,确保资金合法合规。

四、监督与处罚

  1. 监督机制

    通过廉政谈话、重点抽查等方式,确保清退工作落实。

  2. 违规处理

    • 瞒报、伪造材料的,将面临纪律处分甚至刑事责任。

    • 涉及“官煤”等特殊领域的,清退收益需全额上缴国库。

五、典型案例

  • 郴州案例 :2017年清退公职人员持股资金约2.4亿元,涉及134家企业,8.5万人承诺“零拥有”。

  • 邵阳案例 :2019年专项清理覆盖134家单位,重点整治经商办企业及违规入股行为。

总结 :公职人员持股清退工作需严格遵循政策要求,通过自查自纠与强制措施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确保廉洁从政。违规行为将面临严肃处理,典型案例为各地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文《公职人员持股清退的通知》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91157.html

相关推荐

公职人员被判刑的最新规定

公职人员被判刑的最新规定主要依据《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及相关配套文件,结合不同身份和刑罚类型,处理方式存在差异。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开除公职的法定情形 必须开除的情形 行政机关、法院、检察院等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含缓刑)或因过失犯罪被判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 事业单位中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任命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同样适用上述规定。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职人员能在企业任职吗

公职人员一般不得在企业兼职或任职,但特殊情况需经严格审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相关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的,必须经有关机关批准,且不得在企业领取报酬、奖金、津贴等。 具体规定 兼职限制 :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的,需经有关机关批准,且兼职不得超过一个。 禁止获取报酬 :凡按规定经批准在企业兼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不得在企业领取薪酬、奖金、津贴等报酬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职人员不得在企业任职的规定

公职人员不得在企业任职的规定主要依据《公务员法》《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中央及地方政策,具体如下: 一、禁止经商办企业 核心禁止行为 公职人员不得以个人或他人名义经营企业、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买卖证券、境外注册企业或从事有偿中介活动。 特殊情形限制 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停薪留职经商; 离职后3年内(原领导职务)或2年内(其他职务)不得在原管辖企业任职或从事相关营利活动。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职人员不上班违反什么纪律

‌公职人员不上班违反《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属于擅离职守或旷工行为,轻则警告处分,重则开除公职。 ‌ 具体纪律责任与情节严重性、造成后果直接相关,以下是关键点解析: ‌违反基本工作纪律 ‌ 公职人员必须遵守考勤制度,无故缺勤即构成违纪。连续旷工超15天或一年累计超30天,事业单位人员可被解聘;公务员旷工超规定天数将面临辞退处理。 ‌可能涉及的违纪类型 ‌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退休可否在私企挂职

​​公务员退休后可在私企挂职,但需严格遵守“冷却期”和行业回避规定​ ​。​​关键限制​ ​包括:​​原领导成员需离职满3年、普通公务员满2年​ ​,且​​不得从事与原职务直接相关的业务​ ​;​​必须经原单位审批​ ​,​​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 ​​冷却期限制​ ​:根据《公务员法 》,退休公务员在原领导岗位的需等待3年,其他岗位需等待2年,才能在与原工作无关的私企任职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去国企任职流程

​​公务员去国企任职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核心步骤包括个人申请、单位审核、上级审批、体检政审、离职手续办理及国企录用。​ ​ 这一过程需同时符合《公务员法 》和国企招聘政策,​​关键点在于编制转移、身份转换的合规性​ ​,且通常伴随职级调整或待遇变化。 ​​个人申请与单位审核​ ​ 公务员需向原单位提交书面申请,说明调动原因及目标国企岗位。原单位会审核其政治表现、工作能力及业绩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政审会去私企单位吗

公务员政审通常不会主动去私企单位进行调查,但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以下是关键信息整合: 一般情况不调查私企 政审主要针对考生当前工作单位或户籍所在地,辞职考生通常到户籍地审查,不会遍历所有工作过的单位,包括私企。 特殊情况下可能涉及私企 若考生在私企期间有重要工作经历或涉及政治敏感事项,政审时可能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或补充调查。 部分岗位(如市局级)可能由原工作单位直接组织政审,此时可能涉及原私企单位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私下开公司的后果

公务员私下开公司的后果主要依据违规程度和具体行为判定,具体如下: 一、纪律处分 一般违规 从事或参与营利性活动,或在企业中兼任职务的,给予 记过或记大过 处分。 情节较重 包括一人多职导致管理混乱、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等,可给予 降级或撤职 处分。 严重违规 如长期从事营利活动、拒不改正等,将面临 开除公职 处分。 二、违法所得处理 违规所得将被没收,并由接收单位清退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调到国企任职退休金怎么算

公务员调到国企任职后,退休金的计算方式将按照国企的退休金制度执行。 退休金计算依据改变 : 公务员退休金主要依据其职务、级别和工作年限等因素计算。 调到国企任职后,退休金计算将依据国企的薪酬体系和相关政策,通常与个人的职位、职称、工作年限及社保缴纳等因素相关。 社保缴纳的影响 : 在公务员系统内,个人和单位按一定比例缴纳社保。 调到国企后,社保缴纳比例和基数可能发生变化

2025-05-02 医学考试

公务员辞职后去国企悲惨

体制风险高,发展空间有限 关于公务员辞职后进入国企的体验,结合权威信息与实际案例,可总结为以下关键点: 一、核心优势与吸引力 薪资待遇提升 国企初期薪资可能为公务员的1.5-3倍,部分岗位(如行政类)甚至可达公务员的2倍以上,且公积金等福利通常与薪资同步。 职业稳定性 公务员享有“铁饭碗”保障,失业风险低;国企虽为市场化运营,但通常比私企更稳定。 资源与平台优势 国企可能提供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在编属于公职人员吗

国企在编人员是否属于公职人员需分情况讨论,具体结论如下: 一、普通国企在编员工不属于公职人员 编制性质 国企在编员工通常属于企业自收自支的编制,与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编制不同。其编制由企业自行管理,与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编制存在本质区别。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五条,公职人员包括国有企业管理人员,但普通在编员工(非管理人员)不在此列。 二

2025-05-02 医学考试

在央企上班的人算公务员吗

​​在央企上班的人不算公务员​ ​。虽然央企员工属于国家公职人员范畴,但公务员特指依法履行行政职权、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而央企员工是企业职工,两者在编制、管理方式和薪资来源上有本质区别。 ​​编制性质不同​ ​ 公务员纳入国家行政编制,央企员工属于企业编制。公务员通过法定程序任用,而央企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受《劳动法 》约束。央企的“编制”实为正式合同工身份

2025-05-02 医学考试

在私企工作和在国企工作有啥区别

在私企和国企工作的核心区别可总结为​​稳定性、薪资结构、职业发展路径和工作文化​ ​四大维度。​​国企以高稳定性、完善福利和按资历晋升见长,适合追求“铁饭碗”的人群;私企则以高薪弹性、快速晋升和业绩导向为主,更适合敢于挑战的市场化人才​ ​。 ​​稳定性与抗风险能力​ ​ 国企依托国家背景,裁员风险极低,经济下行期仍能保障员工岗位,隐性福利(如补充医保、企业年金)覆盖长期风险

2025-05-02 医学考试

在国企上班职务填什么

在国企填写职务时,需根据具体岗位性质选择对应的分类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岗位性质分类 领导职务 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经理、主管、专员(技术类)、组长、副组长、领班、员工等。例如处长、科长、局长等。 专业技术职务 适用于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人员,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治医师、讲师等。 职员职务 包括科员、办事员、业务员、实习生、普通员工等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上班算公职人员吗

不属于 国企职工是否属于公职人员需分情况讨论,具体结论如下: 一、国企普通员工不属于公职人员 定义差异 公职人员指在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中履行公务的人员,而国企普通员工属于企业员工,实行市场化管理,签订劳动合同。 管理属性 国企员工与企业自主管理相关,不纳入公务员体系;公职人员需通过法定程序任命,且受行政监督。 二、国企领导干部存在特殊情形 部分领导干部可转为公务员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的办事员是干部身份吗

国企的办事员是否属于干部身份,需根据具体岗位性质和身份获取方式综合判断,具体如下: 岗位性质决定身份 若办事员岗位属于管理类(如主办、主管、高级主管等),则属于干部身份。 若办事员岗位为操作类或技术类,则属于工人身份。 身份获取方式影响归属 通过招录考试、组织任命进入国企的正式员工,无论岗位类型,均可能被认定为干部身份。 外包或临时聘用人员,即使岗位为管理类,也不属于干部身份。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上班属于什么编制

国企上班属于企业编制 ,与公务员编制和事业编制不同。国企正式员工通常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享有较高的职业稳定性,但也需注意,国企中还存在劳务派遣员工和外包员工,其福利待遇和保障性有所差异。 1. 国企正式员工 国企正式员工属于企业编制,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首次签约通常为3年,续签为5-8年,第三次续签后可转为无固定期限合同。这类员工享有国企的完整福利待遇,稳定性较高,但需明确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中干是什么意思

​​国企中干是指国有企业中处于中间管理层次、承担具体业务执行与团队管理职责的核心干部群体,​ ​他们既是高层战略的落实者,又是基层工作的组织者,​​关键职责包括承上启下的协调、业务目标的分解实施以及团队效能的提升​ ​。 ​​角色定位的双重性​ ​ 中干在国企组织架构中兼具“执行者”与“领导者”双重身份。对上需精准理解战略意图,将高层决策转化为可操作的部门计划;对下需统筹资源、分配任务

2025-05-02 医学考试

国企中层干部有哪些

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 国企中层干部是指在国有企业中担任重要管理职务、负责具体业务领域管理的人员。根据企业规模、管理架构及岗位性质的不同,其具体范围和层级有所差异,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按管理层级划分 副国级/正国级 仅存在于特定大型企业(如国家电网、中国移动等),由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等组成。 副部级 由司长、处级干部等组成

2025-05-02 医学考试

三类人员是指什么人

三类人员是指在安全生产领域中,根据职责和资质要求划分的特定人员,主要应用于建筑施工行业。具体如下: 一、分类及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A证) 负责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的全面管理,包括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分管安全生产的副总经理等。 项目负责人(B证) 需具备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的具体管理,如施工组织、安全监督等。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C证) 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

2025-05-02 医学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