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的经典考试题通常围绕合同成立要件、违约责任、合同解除等核心知识点展开,重点考查《民法典》合同编的法律适用能力。高频考点包括要约与承诺的认定、格式条款效力、违约金调整等实务难点。
-
合同成立的核心要件
考试常通过案例分析考查“要约-承诺”规则,需注意:商业广告一般视为要约邀请,但内容具体明确(如标明价格、数量)可能构成要约;承诺生效采用“到达主义”,数据电文进入对方系统即视为到达。 -
格式条款的效力争议
提供方未履行提示说明义务的免责条款无效(如“概不负责”)。考题常结合消费者合同,要求判断条款是否排除对方主要权利或加重责任,例如培训机构“不退不换”条款的合法性分析。 -
违约责任的特殊情形
重点掌握违约金“过高”的认定标准(超过实际损失30%),以及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时的责任免除。注意区分“缔约过失责任”(合同未成立时)与违约责任。 -
合同解除的实操陷阱
法定解除权需符合根本违约条件(如延迟履行经催告无效),考试常混淆“任意解除权”(如委托合同)与一般解除规则。解除通知到达对方时生效,异议期届满未起诉则解除有效。
提示: 答题时需先定位法律依据(如《民法典》第496条格式条款规则),再结合案情分步分析,避免遗漏“合同效力待定”“可撤销情形”等关联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