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规定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财产返还、损失赔偿和追缴财产三种形式,旨在恢复原状并惩罚过错方,同时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
财产返还
合同无效后,双方需将因合同取得的财产相互返还。若财产已无法返还(如消耗品)或返还不必要(如特定服务),则需折价补偿,确保公平性。 -
损失赔偿
过错方需赔偿对方因合同无效遭受的实际损失。若双方均有过错(如共同欺诈),则按责任比例分担损失,体现过错与责任对等原则。 -
追缴财产
涉及损害国家或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如非法交易),若当事人存在故意,已取得或约定取得的财产将被收归国有;非故意方的合法财产则受保护。
合同无效的后果不仅纠正违法行为,还通过经济手段惩戒失信行为,强化契约精神的底线。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案情,平衡各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