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对于辞职的规定

《劳动法》关于辞职的规定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涵盖通知期限、特殊情形解除及责任承担:

一、一般辞职规定

  1. 提前通知义务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劳动法》第31条),这是绝对权利,无需用人单位批准。

  2. 试用期特殊规定

    试用期内辞职可提前3日通知(《劳动法》第37条),无需30天。

二、即时解除权

劳动者在以下情形下可立即解除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

  1. 试用期解除

  2. 用人单位违法行为 :如暴力、威胁、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未支付劳动报酬或社保等(《劳动法》第32条)。

三、赔偿与责任

  1. 经济赔偿情形

    劳动者违反规定解除合同(如未履行保密义务、造成单位损失)需赔偿:

    • 招聘费用、培训费用

    • 直接经济损失

    • 合同约定的其他费用(《劳动法》第102条)。

  2. 单位责任

    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经济补偿(如未缴纳社保、规章制度违法等)。

四、争议解决

辞职后若发生争议,应及时通过劳动仲裁解决,用人单位不得以离职为由阻挠人事关系或档案调转。

总结 :辞职以提前通知为主,特殊情形可即时解除;双方均需遵守赔偿义务,争议通过仲裁解决。

本文《《劳动法》对于辞职的规定》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2393168.html

相关推荐

2025劳动法关于调岗新规定

2025年劳动法关于调岗的新规定主要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及员工权益保护展开,具体如下: 一、调岗的基本原则 协商一致原则 用人单位需与员工协商一致后变更劳动合同,且变更内容需以书面形式进行。若未经协商擅自调岗,可能构成违法解除,需支付经济补偿金(N+1)。 书面形式要求 调岗、降薪等变更必须以书面文件明确原因、岗位及薪资调整方案,双方各执一份。 二、调岗的合法情形 协商约定或合同条款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11个月双倍工资标准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最多11个月的双倍工资,起算时间为用工满1个月的次日,满1年后自动转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不再支持额外赔偿。 法律依据与适用范围 双倍工资罚则适用于用工超1个月未满1年未签合同的情形,或应签无固定期限合同却未签订的情况。计算时以劳动者实际工资为基数,按月支付两倍差额。 时间节点与计算规则 起算点

2025-05-02 资格考试

民法典关于双倍工资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关于双倍工资的规定如下: 一、适用情形 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第2个月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最多支付11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签订 用人单位违反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没签合同是赔偿双倍工资吗

‌没签劳动合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赔偿 ‌,这是《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关键点在于:用人单位超过1个月未签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赔偿11个月,且劳动者需在1年内主张权利 ‌。以下是具体规则: ‌赔偿条件 ‌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主张从第2个月起至满1年期间的‌双倍工资差额 ‌(即额外支付1倍工资)。例如:工作6个月未签合同,可索赔5个月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无劳动合同怎么赔偿双倍工资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需满足以下条件及操作流程: 一、赔偿条件 用工满1个月未签合同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的,需支付双倍工资(最长赔偿11个月)。 劳动者拒绝签合同 若劳动者明确拒绝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可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但需提供已尽通知义务的证据。 二、赔偿计算方式 计算基数 :以劳动者实际工资为基数(含基本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合同未签须付双倍工资吗

是的,劳动合同未签,用人单位须支付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具体情形如下: 超过一个月未签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就违反了法律规定。从第二个月起,劳动者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 未签无固定期限合同

2025-05-02 资格考试

无劳动合同几年内能索要双倍工资

​​劳动者在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最长可主张11个月的双倍工资差额,但需在1年内及时申请仲裁,否则可能因时效问题丧失权利。​ ​ 具体时效起算规则因地区而异,部分地区按月计算时效(如北京、广东),部分地区从违法行为结束次日整体计算(如浙江、江苏)。 ​​法律依据与期限​ ​ 根据《劳动合同法 》第82条,用人单位用工超1个月不满1年未签合同的,应每月支付二倍工资

2025-05-02 资格考试

中国人民劳动法第36条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36条规定,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这一规定明确了劳动者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要求,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1. 每日工作时间的上限 《劳动法》第36条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这一规定旨在防止过度劳动,保障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劳动效率。 2. 每周工作时间的平均限制

2025-05-02 资格考试

浙江省36条办法具体细则

浙江省36条办法是省委省政府为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治理效能制定的综合性政策体系,​​核心亮点包括政务审批“减环节降成本”、市场环境“公平透明”、法治监管“柔性执法”、惠企服务“免申即享”等创新举措​ ​。其细则涵盖六大领域,具体如下: ​​政务环境智慧高效​ ​ 推行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低风险项目审批压缩至15天,实施“拿地即开工”改革。政府承担图审费、防雷检测费

2025-05-02 资格考试

劳动法第36条规定经济补偿细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及配套规定,经济补偿的细则如下: 一、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工作年限与工资基数 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6个月以上不满1年按1年计算;不满6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月工资标准:以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为基数,若高于当地社平工资3倍则按3倍计算,年限上限为12年。 二、特殊限制条件 若劳动者月工资超过当地社平工资3倍

2025-05-02 资格考试

2025年劳动法新规定全文解读

2025年劳动法新规定 旨在进一步保障劳动者权益 ,规范企业用工行为 ,并适应新时代劳动市场的需求 。以下是2025年劳动法新规定的关键亮点解读: 1.延长产假和陪产假新规定明确,女性的产假将从原来的98天延长至158天,男性陪产假也从10天延长至30天。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地支持家庭生活和育儿责任,帮助新父母更好地平衡工作与家庭。新规定还鼓励企业为哺乳期女性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哺乳室等便利设施。

2025-05-02 资格考试

新版劳动法2024

​​2024年新版《劳动法 》全面强化劳动者权益保护,重点调整劳动合同规范、核心权利保障及争议处理机制,​ ​明确要求书面合同、试用期限制、加班工资计算标准等关键条款,同时加大对违法用工的惩处力度。以下从三大核心维度解析新规亮点: ​​劳动合同更严格,书面化与期限双保障​ ​ 用人单位必须采用书面合同,明确工作内容、报酬等条款;连续工作满十年且续签的,劳动者可要求无固定期限合同

2025-05-02 资格考试

电商发展史及未来趋势

电子商务自诞生以来,经历了从起步到成熟,再到创新发展的多个阶段。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电商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尤其是在移动支付、社交电商和新零售等领域。 1. 起步阶段:探索与萌芽(1999-2005年) 中国电商起步于1999年,标志性事件是阿里巴巴的成立及其B2B平台的推出。2003年,淘宝网的诞生开启了C2C电商时代,同时支付宝的推出解决了信任问题,为电商发展奠定了基础。

2025-05-02 资格考试

电商行业最新发展趋势

根据2025年最新权威信息,电商行业呈现以下核心发展趋势: 一、高端化与差异化竞争 高端路线优势 :高端产品凭借品质和服务避开低价竞争红海,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提升竞争力。 细分市场深耕 :家电、母婴等细分领域因规模经济效应成为增长热点,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满足个性化需求。 二、技术驱动与创新应用 AI技术融合 :AI在选品、推荐、客服等环节深度应用,提升运营效率与用户体验。 大数据与内容营销

2025-05-02 资格考试

未来互联网电商发展趋势

​​未来互联网电商将呈现智能化、社交化、全球化与绿色化的深度融合趋势,核心驱动力来自AI技术革新、社交电商生态升级、跨境电商市场扩张及可持续发展理念普及。​ ​ ​​AI重构电商体验​ ​ 人工智能通过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和动态定价等技术,实现“千人千面”的购物体验。例如,AI算法能根据用户行为实时调整商品展示,提升转化率30%以上。更前沿的元宇宙电商场景,将虚拟试衣、3D商品展示变为现实

2025-05-02 资格考试

2025年电商发展前景如何

2025年电商发展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一、行业规模与增长趋势 国内市场规模 :预计达47.57万亿元,但网络零售、跨境电商等核心领域同比下滑(如网络零售下降4.89%)。 全球市场潜力 :跨境电商仍是关键增长点,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规模突破千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5.5%。 二、技术驱动与创新应用 AI与大数据 :深度赋能智能推荐、供应链管理及精准营销,提升运营效率。 VR/AR技术

2025-05-02 资格考试

电商有发展前途吗

‌电商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驱动增长、下沉市场潜力巨大三大亮点。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消费习惯改变,电商已成为现代商业的核心形态,未来5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速。 ‌市场规模持续扩张 ‌ 全球电商交易额已突破6万亿美元,中国连续9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新业态年增速超30%,生鲜电商、医药电商等垂直领域呈现爆发式增长

2025-05-02 资格考试

电商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

根据权威信息源,电商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向: 一、聚焦核心产品与高端市场 减少SKU数量 :通过砍掉无销量SKU,形成成本优势,提升议价能力。 高端市场潜力 :低端竞争激烈,高端领域因“越高端越不卷”成为新机会,需注重品质与品牌溢价。 二、高端化与差异化竞争 避免价格战 :通过提升产品价值、制造稀缺性实现利润增长,而非依赖低价竞争。 差异化策略 :强调产品独特性

2025-05-02 资格考试

电商的发展趋势与未来

电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向,涵盖技术、市场、竞争及社会价值等多个维度: 一、技术驱动与智能化升级 移动化与智能化 :移动端持续主导,2017年天猫双十一90%成交额通过手机完成,未来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用户将通过手机实现电商消费。 新技术融合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优化供应链管理、个性化推荐及智能客服,提升运营效率。 二、市场成熟与竞争格局变化 行业走向成熟

2025-05-02 资格考试

外贸电商平台有哪些

​​外贸电商平台是连接全球买家和卖家的数字化桥梁,涵盖B2B、B2C等模式,主流平台包括亚马逊、阿里巴巴国际站、eBay等综合型巨头,以及Temu、SHEIN等新兴势力,区域型平台如Lazada(东南亚)、Ozon(俄罗斯)亦表现强劲。​ ​ 以下从类型、区域及特色维度展开分析: ​​全球综合型平台​ ​ ​​亚马逊(Amazon)​ ​:覆盖20国站点,服务数亿用户,以FBA物流和品牌孵化著称

2025-05-02 资格考试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